劳务派遣的管理模式内部影响因素有哪些?
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2008年《法》实施以前,劳务派遣一
直处于“无序繁荣”状态,而关于劳务派遣关系中雇主责任规则的适用亦无法可依,直到2009年《责任法》
(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出台。内部因素:
企业战略。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指导性、性的谋划,任何企业的管理
行为都必须要以服务于企业战略作为根本标准。只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与企业战略的相匹配后,才可能
实现创造更好的绩效。
所有制类型因素:公司的制度的不同也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同,基于此,所有制类型也是影响到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终选择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由于企业的管理活动常常会受到企业内在惯性的影
响,虽然我国国有中小企业也在努力的向着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还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人力管理实践仍着重关注对职工的控制而忽略了对成本管理的降低;
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是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不仅需要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提高
对职工的承诺,留住人才,而且需要加强对管理成本的控制;对外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具有先进的创新意
识及创新能力,也由此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上述两者相比存在显著优势。由此来看,国有中小企业的人力
资源管理模式偏向采用控制型,而民营与外资中小企业则分别偏向于混合型与控制型。
劳务派遣是否有意义?
劳务派遣是劳务经济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劳务派遣有促进就业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使流动就业组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到2000年止,产业从
业人员占50.0%,而农村从业人数却占到全部从业人数的70.1%,就业的城镇化率严重滞后。由于农村人口增
长即新增劳动力增长远快于城镇,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
2、使灵活就业组织化,有利于解决供需错位问题,降低风险以家政服务公司为例。家政服务公司主要有三种
类型:
一是妇联等社会团体开办的;
二是民营的;
三是街道社区开办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其中,大量的是中介性质的,即公司收取双方的中介费、押金,供求
双方进行交易。中介性质的家政服务对三方的风险都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公司,经常发生服务人员
或客户违约的事件。
3、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劳务派遣在中国的特殊作用之一在于,它被作为一种利用现有资源、把下岗职工
、失业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创业和就业的行动,促进了体制内就业机制的转换。
4、提高用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劳务派遣满足用工单位需求的微观功能是它基本的作用。首先
,劳务派遣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只有当企业有用工需求,同时有资金实力、能够租赁得起劳务派遣工时,才
会考虑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对于本身没有用工需求,或者虽然需要人,但本身用工成本比较低的企业,
自然不会对劳务派遣产生需求。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不同,是劳务派遣公司将人派到用工单位工作,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并未签订劳动合同;
小型微利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的用工人数,应计入从业人数指标;
企业接受劳务派遣服务,直接支付给派遣员工的工资、补贴,可计入本企业工资薪金总额;
作为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可以享受研发加计扣除。